8月8日晚上十一點,株洲市二醫(yī)院接到上級緊急指令,迅速調集100名醫(yī)護人員進社區(qū)開展核酸采樣檢測,所有人8月9日上午7時30分完成集結。
此時已夜深人靜,但在醫(yī)院黨員干部、醫(yī)護人員信息交流群卻熱鬧非凡,“我是黨員,理應沖鋒在前”、“我是科主任,我身體好,我上”、“我去過幾次了,我有經(jīng)驗”、“我年輕,讓我去吧……”,紛紛請戰(zhàn)的信息各個群中此起彼伏:支部書記來了,主任來了,護士長來了,黨員來了,群眾來了,“60 后”來了,“00后”來了……。接到指令后短短一個小時,由50名醫(yī)護人員和50名志愿者組成的核酸小分隊火速響應并集結完畢。
8月9日8點30分,完成培訓的100名醫(yī)護人員、志愿者編成50支核酸采樣隊伍,迅速奔赴石峰區(qū)5個街道,為轄區(qū)的部分民眾開展上門核酸檢測。
據(jù)了解,此次核酸的檢測點比較分散,50支小分隊要分別深入5個街道的多個社區(qū)、生活區(qū)及鄉(xiāng)村入門入戶為居家百姓提供檢測。到達目的地后,隊員們就開始穿戴防護裝備。帽子、口罩、防護服、雙層手套、靴套、護目鏡、面屏……一層層“鎧甲”披掛上來,還沒開始工作,很多人就已經(jīng)汗流浹背了。頂著烈日酷暑,隊員們在社區(qū)網(wǎng)格員的帶領下,來回奔波于各個樓層到各家各戶做檢測?!皝恚笫?,請您出示身份證,摘掉口罩,張開嘴,好啦,采完了?!币痪湓挼墓Ψ?,一個咽拭子標本采集完成,打開蓋子、儲存采集棉簽、蓋蓋子、手部消毒,一整套流程下來30秒鐘。隊員們兩兩一組,職責到位、分工明確、配合默契。
株洲市二醫(yī)院
核酸采集先鋒隊剪影
正午時分,地面溫度已達四十度,熱浪蒸騰著大地。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,戴著N95口罩、護目鏡、面屏,每一次抬手、揮手,隊員們都感受到高溫、呼吸不暢給身體帶來的嚴重不適。他們的臉漲得通紅并掛滿汗水,他們的頭發(fā)緊緊貼在額前,他們的的汗水順著雙腿灌進鞋里……。
由于檢測點多位于老舊小區(qū),大多樓層沒有安裝電梯,很多隊員穿著厚重的衣服,提著采集箱子往返奔波于各個樓層、各個小區(qū)。烈日下的每一次跑動都在極大地透支著他們的體力、考驗著他們的決心與毅力。一位首次報名參加此次采集活動的年輕志愿者事后感嘆到“我才二十來歲,可在這炎炎烈日中穿著這身密不透氣的防護衣還要工作,我感覺我的耐受力已繃至極限,可我們的醫(yī)護人員卻還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,真的太不容易了”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此次50支核酸小分隊共深入近600戶居民家中采集核酸,共采集2000余次。8月10日清晨,采樣小分隊再次出發(fā)前往石峰多處社區(qū)、小區(qū)、鄉(xiāng)村采樣。
△脫下防護服,已被汗水侵濕的核酸采集先鋒隊員們
20人、30人、50 人、70 人、100人……,早上8點、中午12、下午14、晚上8點、晚上12點、凌晨2點、清晨6點……疫情發(fā)生以來,隨著核酸采集任務的不斷增加,醫(yī)院核酸采樣小分隊臨時組隊出發(fā)已是常態(tài)。24小時隨時待命、24小時整裝出發(fā),就是他們或她們的真實寫照。累了,就靠在椅上、桌上瞇一會兒;熱了,就喝幾口水權當解暑;餓了,就啃幾口餅干充饑。從接到指令緊急集結,到趕赴社區(qū)進行支援,我們的廣大黨員干部,90后、00后的護士們,有的不顧科室工作繁忙,只要醫(yī)院有需要,就挺身而出;有的剛下夜班,接到任務二話不說,再次披掛上陣;有的回家后又立即返回,直接加入支援隊伍;有的來不及給家人打電話,就匆忙奔赴一線……
△冒雨前行的核酸采集先鋒隊員們
負責醫(yī)院核酸采樣協(xié)調工作的鄧建妹副院長感慨地說“立即出發(fā)、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對于我們核酸采樣小分隊來說已是“家常便飯”,‘疫’不容辭”,所有的隊員從來都是毫無怨言,以實際行動書寫了責任與擔當”。
據(jù)悉,自7月29日凌晨株洲啟動核酸檢測以來,株洲市二醫(yī)院已累計出動600余人次,完成18000余人次核酸采集。英雄不會從天而降,英雄就在你們當中。向你們致敬!我們時刻準備著!
撰稿 | 宣傳科 李建輝
圖片 | 綜合整理自宣傳科、護理部、醫(yī)務科等
微編 | 宣傳科 陳愷祺
審核 | 宣傳科 李建輝
株洲市二醫(yī)院 株洲市腫瘤醫(yī)院
咨詢電話:0731-28307119(全天)
0731-283072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