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石峰區(qū)的馮大爺近日感到莫名腰疼,到醫(yī)院檢查未發(fā)現有明顯異常。信迷信的他竟到廟里求了個“藥簽”,自行在藥店配藥后服用。沒想到第二天馮大爺就出現了藥物中毒,不僅病沒有治好,還差點有生命危險。
9月25日,66歲的馮大爺從廟里求得藥簽并在藥店自行抓藥回家,雖然還不是很清楚藥方子中藥材的性質,但是由于馮大爺本身比較信任中藥,認為不會有副作用,便毫不猶豫的煎服了一副,服藥后第一天并未感到不適。9月26日晚8點,馮大爺第二次服用了所求“藥簽”配成的中藥,可這次服藥一小時后便開始出現胸悶、心悸、氣促,并且感到四肢末端麻木,還伴隨惡心嘔吐等癥狀。家人見狀趕緊撥打了120求救,急救人員迅速感到,馮大爺被送往株洲市二醫(yī)院急診科,急診科醫(yī)生為其完善檢查后,將患者轉入老年、消化內科進一步救治。
老年病、消化內科主任沈友源仔細詢了問馮大爺病史及當前癥狀,并查看了馮大爺在廟里求來的藥方,發(fā)現藥方上有一味藥是“附片”,在排除其他病變可能性后,臨床經驗豐富的沈主任結合患者的檢查報告斷定其為急性藥物中毒(附片)。沈主任說,“附片”是由中藥附子切片而成,有回陽救逆,溫補脾腎,散寒止痛等功效,而附子本身有毒,處理不當則會造成中毒,危及生命。
老年病、消化內科根據馮大爺的病情給與了禁食禁水、止血、抗感染、靜脈營養(yǎng)支持、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治療。由于馮大爺中毒情況嚴重,甚至出現了便血的癥狀,治療期間,沈友源主任與顏銳醫(yī)生每天十幾次到馮大爺的病房觀察其病情,讓患者及家屬十分感動,28日早晨,沈主任與管床醫(yī)生顏銳查房時發(fā)現馮大爺精神狀態(tài)已經好轉,肚子也不痛了、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便告知其可以出院。
準備出院的馮大爺對沈主任說:“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訓,有病還是得去醫(yī)院看醫(yī)生,得相信科學,感謝沈主任你們救了我的命,感謝這幾天你們無微不至的關心,謝謝!”
專家提醒:服用“附子”一定要謹慎!
據沈主任介紹,中藥材附子(附片)附子含有烏頭堿、次烏頭堿等六種生物堿。這些物質有顯著的強心、利尿、興奮迷走神經中樞及消炎鎮(zhèn)痛作用,但其毒性甚大,其毒性主要是對神經與心臟的損害。中毒時間一般在服藥30分鐘后出現,長者1~2小時左右。開始見口唇、舌及肢體發(fā)麻,繼之惡心嘔吐,煩躁不安,進而昏迷,四肢及頸部肌肉痙攣,呼吸急促,肢冷脈弱,血壓及體溫下降,心律不齊,ECG示多發(fā)性室性早搏,嚴重者可突然死亡。
沈主任提醒服用附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,一是辯證一定要準確,確實是陽虛病人才可以吃。二是煎煮時間一定要長,一般需要40分鐘到2小時,判斷有沒有煎煮到位的方法也很簡單,用筷子蘸藥,舌頭舔一下不麻口,就可以放心喝了,如果麻口則需要繼續(xù)煎煮。三是萬一發(fā)生中毒,最好的解毒辦法就是大量飲用綠豆湯或金銀花露解毒,若是中毒嚴重者則一定要及時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